福州出臺十六條措施,科學規劃學校體育工作
日前,福州出臺《福州市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十六條措施》(以下簡稱《措施》),從深化教學改革、優化項目和人才培育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、改善辦學條件、完善評價機制、加強組織領導等六個方面,對全市學校體育工作進行了科學規劃。
《措施》提出,原則上各縣(市、區)至少選擇5個運動項目進行重點培育,組建小、初、高體育項目共同體。要加強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建設,力爭到2025年打造不少于60所省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,全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增加到350所。
同時,《措施》要求,各校要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程,幼兒每天戶外時間一般不少于2小時,小學階段每天1課時,初中階段每周至少3課時,高中階段(含中職學校)每周至少2課時。學校不得以體育特色項目擠占體育課時。普通高職高專院校列入課表的體育教學時數不得少于108學時,普通高校本科一、二年級體育必修課不少于144學時。鼓勵義務教育階段實施大單元教學,采用“2+1”模式安排體育課,高中階段全面推行“體育選項走班制”。實施體育家庭作業制度,確保學生每天校內、校外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落在實處。
在體育師資方面,福州明確,要以共同體學校為基礎,構建小學、初中、高中銜接的“一條鏈”人才培養體系,探索“市隊校辦”模式,逐步推進由體育部門選派教練員駐校指導開展專業訓練。
此外,《措施》還提出,要普及心肺復蘇課程,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逐步配備AED除顫儀或建立心肺復蘇特色專用教室。同時通過購買商業保險,保障全校師生體育訓練、比賽期間的安全。
(文章來源:中國體育報 )